三大指数低开高走,创业板一度涨1.5%以上,上证指数共振茅台,仍未坚定上穿60日线,跌势未转,报收3501.99,市场缩量明显,成交额同比减少9.83%。
板块上看,富勒烯涨幅第一,快手概念、智能音箱、谷歌概念、微信小程序、百度概念等涨幅居前,碳中和方向扩散,充电桩实现板块级反包,不过碳交易冲高回落,证券板块护盘明显,主要是金融权重发力带领板块向上,钢铁、煤炭、有色等跌幅居前,压制顺周期反弹空间。
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32.86亿,沪股通流入26.50亿,深股通6.35亿,沪股通明显强于深股通。
总体行情是围绕权重护盘展开,热点方向逐渐回暖,但轮动偏快,碳中和走趋势,但趋势上来说,仅有环保板块、碳交易和氢能源实现板块趋势反转,可以波段留意。仓位上不宜激进,最好是分仓运作逢低介入,不宜追涨。
【两会跟踪】
两会时间:
政协会议:2021年3月4日
人大会议:2021年3月5日
两会议题相关成果:
1.巩固恢复性增长基础、GDP预期目标设定为6%以上
2.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、财政政策要更可持续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
3.完善金融风险处置工作机制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
4.稳定和扩大消费、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
5.做好碳达峰、碳中和各项工作。
做好碳达峰、碳中和工作,既是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,也为中华民族的长期永续发展创造了环境空间,并有利于做好那些有环境责任感大国的国际统一战线工作。
综上确立了“碳中和”相关方向是两会的重点。
今天我们梳理一下碳中和的机会,这个是资金最近密集关注的方向,浪哥认为是可以挖掘的,毕竟资金面+逻辑+市场趋势是赚取波段的重要方式。
那么什么是“碳中和”?
碳中和”是指,给定区域内的企业、团体或个人在给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,可以通过植树造林、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相互抵消,即系统整体在给定时间内达到二氧化碳的相对“零”排放。
国内提出时间:
2020年9月22日,中国联合国大会上明确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除此之外,还有“碳达峰”概念,用浪哥的话就是,CO2的排放尽可能过早地达到最高值,也就是树立一个最高点,然后逐级回落。
也就是阶梯状:
就是这么个意思,会比较明确,好理解。
从“碳中和”定义出发,为了实现该目标,主要涵盖三大环节,涉及诸多行业变革:
其一是“碳源头”,能源结构的改革,推动“低碳”,甚至是“零碳”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。具体推荐关注:
1.光伏、风电、核电等绿色能源;
2.特高压电网、储能等配套设施;
3.煤炭、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行业龙头。
其二是“碳应用”,“碳源”通过适当形式能量转换后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,需要不断进行能源转换和应用。
这一环节则应注重效率提升和能量节约,具体将体现在各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设计的节能导向上。推荐关注
1.新能源车,新能源电池及配套充电桩;
2.低碳环保建材、装配式建筑;
3.钢铁、有色和化工等高能耗材料制造业龙头。
其三是“碳排放”,生产过程及末端均将涉及碳排放,且形式可能存在固、液、气各类形态的碳排放,这一环节应注重废气、废物净化处理和环境保护。推荐关注
1.垃圾焚烧;
2.环卫电动化;
3.环保设备;
4.节能设备;
5资源再生。
“碳排放”涉及行业广泛,全产业环保需求持续增长。
碳排放”场景涉及工业、建筑业、交运业等多个行业的各个环节,而工业废物的处理则是各环节必不可少的“碳减排”手段。
目前,工业废物处理大致可以分为焚烧、填埋、回收三种方式,且以焚烧和填埋为主,无论是焚烧、填埋还是直接丢弃,均将产生较多温室气体,这一环节的“碳减排”更多依靠环保设备的效能提升和广泛应用。
推荐关注垃圾焚烧、环卫电动化、环保设备、节能设备、资源再生等细分环保领域投资机会。
【后市策略】
今天的指数情况没有超预期,属于预期内的反弹,且此次反弹弱于3月3日,可以视作下跌中的弱势反弹,但支撑力度尚可,毕竟没有放量,指数层面的风险实际上是得到一定释放的,今天沪指跌幅仅0.04%,强于昨晚美股表现情况,主要是茅台这边没有进一步下跌,有止跌的动作,但还不够,后续指数回归震荡的情况下,低位趋势方向的低吸机会值得把握,重点关注碳中和趋势性机会。
评论已关闭。